扬千年国学古韵 承万世湘水余波

发表时间:2018-03-15 18:41

微信图片_20180315185034.png


潇湘之地,山环水绕,古往今来,人文荟萃。湖湘人物遍及三湘四水、大江南北,人才之盛,称誉天下。江河绵延万古,在于不断融汇百川之新流;文化传承昌盛,因有不断承旧开新之勇者。湖南人披沙沥金,塑造湖湘人文精神之特质,引领湖湘文化之发展,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历史进程中功不可没,不负“唯楚有材、于斯为盛”之赞誉。


微信图片_20180315185231.png

创始人颜爱民


2012年5月,颜爱民教授于台湾花莲慈济总部参观,见慈济志工匡时济世之善举,决心为人定当如斯。及归乡,循理求道,从容自得,遂召学者亲友,倡国学公益之践行。



源头 • 群贤毕至


微信图片_20180315185151.png

颜爱民教授认为,当下中国最缺失国学精神之“真诚”。国学践行在于“发真心”、“用诚意”,“真诚”若至,事俱能成。当前利欲横行,体现“真诚”,无外公益。不带任何利益诉求,方能最有效地体味国学魅力。


通稿照片.jpg


起步维艰,找到志同道合之良师颇为不易。


所幸,国学践行事业得到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陈叔红会长高度评价和坚定支持,吕锡琛教授、刘猛老师、徐衡老师愿意与颜教授一同成为奉献教师,这是最早的一批老师。


以韩雪、刘红为首的第一批“奉献者”服务团队秉承国学“至诚”和“恭敬”之精神,开班前一月,起早贪黑,不停演练每一个细节,直至万无一失。


2.png


2012年11月25日晚上十点半,第一期研修班结业,20位学生与36 名奉献者,俱热泪盈眶,开局成功,国学力量初显。


道相合,必群贤至。对大德之师,颜教授必用古时对贤士的敬邀之礼亲自登门礼请。


一念仁心,必有回响。一时之间,道合之师云集,既有通达人性之政界精英,又有满腹经纶之国学大家,亦有经世致用之经济管理学家,更有积淀深厚且付诸实践之企业家。


他们在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讲坛上传道授业,各展所长。这些专家学者、高僧大德、行业精英,横跨儒释道三家,将传统文化精髓融汇应用于现代管理实践之中,借鉴古代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将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共同为国学研修班学员打造出一个系统领悟数千年中国智慧的精品课程。


能量聚集,必有奉献之光。国学践行研修班老师免费授课、纯公益运作、奉献者全程服务,践行“利他至上”之国学精神。


每一期企业家国学践行研修班上,穿红马甲的奉献者都成为一道最靓丽之风景。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企业家,有政府官员,亦有大学教授。在这里,他们却没有身份的差异,因为他们都曾受惠于国学教育,有着“践行国学、为国分优、造福社会、成就自我”的理念。


微信图片_20180315185259.png


因了他们的爱心感召,许多人在这里找到了精神家园,不仅自己参与其中,而且发动亲人朋友学习和践行国学。更有很多学员把国学理念带到自己的企业和家庭,改变了企业的困境和人生的命运。如今,奉献者的队伍日益壮大,登记在册的已经有1287位。他们用时间、汗水以及对国学赤诚之爱,将国学践行之基夯得越来越实,让国学践行之路越走越宽。



中流 • 茂林修竹


微信图片_20180315185410.png


2014年6月,距离第一期研修班一年又七个月,第八期国学践行研修班报名人数已达 1000以上,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健康成长。免费教学、公益运作、所有人都是“奉献者”、每个人都是“主人翁”的模式渐已成型。颜教授也更加坚信:这个时代需要国学精神。


微信图片_20180315185429.png


至今,国学践行研修班成功举办26期,国学大讲堂成功举办22期,累计2 万余名社会精英参与学习,从中受益。


2015年,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从初创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研修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迅速扩大。


2015年3月16日,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专家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组织运行走向正轨。集思广益之下,基金会围绕国学践行公益事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确立了四大国学研修项目和六大国学践行项目。



四大国学研修项目包括:每年开设6 期企业家国学践行研修班,成功举办22届国学公益大讲堂,旨在培养国学践行奉献者骨干及深入基层践行师资的经典专修班,践行文库项目的筹划和出版。


六大国学践行公益项目则包括润心社的爱心助学公益,“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湖南省国学公益流通中心等国学践行馆的设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国防科大附中、附小等国学践行基地开展的国学智慧研习践行活动,及2017年4月揭牌的“人极书院”。


微信图片_20180315185452.png


践行之后,必有茂林修竹。从乡村到社区,从企业到学校,从基地到医院,践行的脚步绵密而有力,国学之林随岁月的沉淀而郁郁葱葱。2017年,国学践行朝专业化、专职化、精细化、精深化方向发展,形成了自我发展、自主造血的机制,2017年度践行国学基金会的爱心捐款总额达 到了194.4万,国学践行的风雨路上始终有人同行,人间大爱生生不息。


活水 • 逢时而生


微信图片_20180315185509.png


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出台,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于国学践行事业而言,既是最美的遇见,亦是最好的出发。


06.jpg


在国家转型与变革之关键节点,国学践行既要在内容上循道而行,也要在形式上适时创新。多年来,湖南省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开展,利用多层次的国学践行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文化惠民、利民和强民,学习贯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努力用好“守”和“变”的辩证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微信图片_20180315185531.png


“中华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颜爱民教授坦言,“我们的国学践行本身就是一群敢为人先的湖南人以无私奉献精神做起来的,这个课程本身,就是湘人致敬中华传统文化之作。”中国家庭历来视“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为圭臬;循文会心,就能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意境中实现心灵的相遇相通;“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无疑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充盈自己丰美而清新的内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能持续而振兴,绵长而恒久。2018年的春天已经到来,在这繁花似锦、两会召开的美好时节,国学践行又将开启新的篇章。厚重璀璨的湖湘文化浸润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怀揣着坚定的文化自信,昂首阔步迈向繁荣兴盛的新时代。


撰文/罗雨霁

编辑/罗雨霁

摄影/房昭旭

摄影/谭丽娜

 扫一扫,即可关注
联系我们
电       话:0731-82296714    13308414996
投稿邮箱:1638442894@qq.com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二段390号,湖南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C栋625号。
备案号:湘ICP17005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