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立心立命?儒佛大家与现代管理学者对话发表时间:2018-07-03 17:01 7月2日下午,第27期国学公益大讲堂在长沙五华大酒店湘江厅举行,朱汉民教授、济群法师、颜爱民教授就如何立命立心展开了一场精彩对讲。500多名国学爱好者现场聆听三师对讲,一万多名观众线上观看直播。 本期公益大讲堂由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人极书院主办,致地龙熙台协办,主题为《如何立命立心:儒佛大家与现代管理学者对话》。 朱汉民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原院长、博导;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人极书院院长;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济群法师 禅宗沩仰宗第十代传人;菩提书院院长;中国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客座教授、苏州大学兼职教授;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专家/特聘教授 颜爱民 中南大学教授/博导;中南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执行会长/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人极书院理事长兼执行院长 讲座伊始,颜爱民教授开宗明义:今天的主题来自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台上,儒家学者朱汉民教授、弘法高僧济群法师和现代管理学者颜爱民教授围绕主题旁征博引,高屋建瓴。台下,听众凝神静气认真倾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朱汉民教授认为: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天地之理去做,就是为天地立心,宇宙和谐与否,取决于人的努力。立心和立命是相通的,当我们的心与天理相同时,即是立心,也是立命。如何通天地之理?勤学习,注重知识的积累,“学以成人”。 济群法师认为:从社会的责任上来说,儒家和佛家上有相似之处。儒家提倡通过立功、立德、立言造福更多的人。佛家是希望每个人都成为活菩萨,利益社会大众。佛家和儒家,都是要成就理想人格,进而实现理想社会。“不忘初心,成佛有余”,立心就是要去除妄心,保留真心。 颜爱民教授认为:“人在做,天在看”,在“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信息系统里,对自然产生怎样的作用,系统就会记忆什么。摄像机只能记录人的声音、表情、动作,而自然系统却可以记录人的想法和心理,这些信息又会反过来影响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天人合一”在于一个庞大的系统要落在个体修身上,修身要以立心立命为本。 现场回放 ▼▼▼ ▲ 签到台,领取书香伴手礼 ▲ 早早来到现场等候开讲的来宾 ▲ 全程陪伴,提供服务的奉献者们 ▲ 讲座开始前的冥想时间 ▲ 座无虚席的现场 ▲ 人极书院副院长郭奕艳主持 ▲ 精彩对讲开始 ▲ 聆听,共沐国学智慧之光 ▲ 互动环节,来宾提问 撰文/尹飞飞 摄影/胡健 尹飞飞
文章分类:
1资讯动态
|